Skip to main content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9)不存在。
  首页 > 周易算命

历史上的“方伯”:文王的受命之君

2024-03-07 浏览: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7)不存在。

历史上的“方伯”:文王的受命之君

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

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

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父死继位,文王求贤

历史上的“方伯”:文王的受命之君

姬昌之父季历励精图治,对周国周边的戎狄部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周国势力的不断扩张,引起了商王的猜忌。

商王为了遏制周族势力周易周文王姬昌,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名义上封为“方伯”,号称“周西伯”,为西方诸侯之长,实则软禁了一段时间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周人葬季历于楚山。

季历死后,姬昌继位,是为西伯昌。

姬昌勤于政事,广罗人才,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姬昌拜吕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发布“有亡荒阅”的律令,规定奴隶逃亡就搜逋,谁的奴隶归谁,不准藏匿逃亡奴隶。于是诸侯叛纣而往归姬昌。

历史上的“方伯”:文王的受命之君

在治岐期间,姬昌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

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牢狱之灾

周的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在谗臣崇侯虎的蛊惑下,纣王将姬昌拘于羑里。

在《封神榜》里姬昌的这段经历更具神话色彩,在囚禁的这八年中,西岐城每日都笼罩在悲伤地情绪之中,姬昌的长子伯邑考代替他监理政事,每天除了处理公事,还要照顾下面的9个弟弟,天天为父亲担忧。

这一天,伯邑考将满朝的官员请到议事厅,跟他们说自己要去朝歌城看望父亲历史上的“方伯”:文王的受命之君,并且带着重礼希望可以将父亲救出来,百官听了之后都不同意,怕他去了也被纣王给扣押了,然而伯邑考打定了主意,不顾众人的阻拦,将政事交给二弟姬发自己就带着散宜生出发了。

伯邑考到了朝歌,见到了纣王,纣王一看这小伙子长得不错,而且他也听说了伯邑考精通音律,于是让他在给自己演奏一曲,伯邑考为取悦纣王不得不卑躬屈膝的满足纣王的要求。

一天,商纣王为了考验姬昌有无篡逆之心周易周文王姬昌周易周文王姬昌,将伯邑考杀死,烹成肉羹,派人送去给他吃。姬昌明知这是爱子的血肉,仍强忍着眼泪,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把肉羹吃了下去。

纣王知道后,就放松了对这个凡夫俗子的警惕。这时,散宜生将驺虞、鸡斯之乘、骊戎文马、有熊九驷及有莘美女给纣王。于是纣王大悦,下令赦免姬昌出狱。

姬昌回到自己的领地,暗中招兵买马,扩充势力,开始与纣王对抗。

周文王五十年,崩,葬于毕。太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

《周易》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历来就有所谓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之说。《史记》也认为《周易》的作者就是周文王。

当然,也有人因为《周易》六十四卦的爻辞中记有周文王之后的史事而提出质疑,认为卦爻为周文王推演,而辞文出自周公或他人之手。

历史上的“方伯”:文王的受命之君

历代学者对它的研究和探讨,曾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至多的精力。该书约在战国时期即被孔门弟子列为“六经”之一;汉代则被奉为儒家经典之首;魏晋南北朝时历史上的“方伯”:文王的受命之君,玄学盛行,《周易》被列为“三玄”之一(即《老子》、《庄子》、《周易》)...

由此可见,《周易》占据着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周易》之所以受到如此的尊崇,是与它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密不可分的,它是上古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商周时期古人思想的真实反映。其中不仅包含古代农业、牧业、渔业、手工业等方面的生活内容,而且包含古人关于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内容。

其实,像《周易》这样的经典之作,其成书难以一蹴而就,肯定得有一个从雏形到充实、完善的漫长历程,必须经过多人乃至数代人的构思、采辑、撰写、订正、增补与润色才有可能形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文本。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肯定作者就是周文王一人,但至少可以推断,周文王在《周易》成书的过程中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