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9)不存在。
  首页 > 周易算命

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周易纰漏》

2024-01-18 浏览: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7)不存在。

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周易纰漏》

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周易纰漏》

两千多年以来,多位颇有建树的前辈在研读《易经》和《易传》时产生了各种疑惑,这让很多后学对《易传》,甚至对《易经》的版本产生了怀疑。再加上通过考古发现和文献研究,专家确认《易传》的产生晚于《易经》成书年代,是后世研读《易经》的学者的著述合集。于是近百年来“疑古派”的声音逐渐高涨。尽管笔者亦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古人的某些观点是应当秉持的态度,但如果仅凭帛书本《周易》就完全推翻周易简介20字,否定传世本,也很可能会流于草率。

于是,笔者读《周易》时选择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同时采用通行本和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把经和传分开按先后顺序读。先采取“以字入易”的方法,对两个版本的文字分别从甲骨文、金文取象,对比以后,把某一卦的经文中所有的“字象”贯通。在达到六条爻辞、卦辞、卦象之间的逻辑清晰、通畅、统一之后,再把《易传》内容一一代入,用以检验“字象”的正确性,进而找出该卦的整体象。确定整体象之后,再反推回去反复验证其准确性和逻辑一致性。按照这个方法把相邻两卦分别整理好之后,再结合《序卦传》检验这两个卦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多个卦整理好以后,再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逐一检验是否合理,从而达到“以象求道”之目的。

上述解读方案并不完全否定通行本《周易》的内容和观点,但同时又对帛书本秉持审慎的态度。为了尽量使解读逻辑严谨、完整,让解读的结果少出纰漏,笔者制定了一套自认为比较严谨的规则。这是一套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由平面到立体、逻辑关系层层递进、极端严苛的规则,如有任何一处逻辑不通,都会导致整体解读失败,推倒重来。

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周易纰漏》

对于每一卦的解读要遵循以下“以字入易,以象求道”的原则:

字:经文中关键字解读的象、义与它所在的爻辞整体象、义逻辑保持一致;

句:该字所属经文句子解读要和所在爻的其他爻辞的象、义逻辑保持一致;

爻:该爻整体解读的象、义与和本卦的象、义逻辑保持一致;

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周易纰漏》

该爻的经文解读和相应的《小象传》的解释逻辑保持一致;

每一爻与其相邻爻之间,在不离整体卦象、义的前提下逻辑保持一致;

从初到上,六个爻之间存在顺序或逆序发展的逻辑,和本卦整体的象、义的逻辑保持一致;

辞:本卦的卦、爻辞的象、义和大、小《象传》《彖传》逻辑保持一致;

卦:本卦的整体象、义要与前后相邻两卦,甚至多个卦之间有逻辑合理的联系,力求与通行本《序卦传》的逻辑保持一致。

十翼:参看《十翼》中有无其他相关内容可以检验对本卦取象和解读逻辑的准确性。

道:取象须源于自然世界或人文初始阶段,以其蕴含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科学规律为准绳。上述所有规则须以此为准,此条最为紧要。

这种以内在逻辑为前提的取象原则和解读方法的合理性需要简单阐述一下。笔者曾聆听中科院考古所冯时研究员的课《符号与文字》。冯老师认为古文字的产生是源于人类与原始宗教敬奉的鬼神做沟通的需要。因此人类必须要创造出一种人神都可以读懂的文字,而这种文字只可能始于象形。所以根据需求而产生了因万物之形创造的“文”,再由“文”孳乳生出“字”。冯老师也认为《周易》中的“象”和古人创造文字时的取象方法是一致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周易纰漏》

笔者亦认为无论是《易》之取“象”抑或是“文”之取“象”,二者皆同出一源,且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说:“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周易简介20字,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可见“象”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学,包括文学批评都有本源性的影响。

《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可以定义为广义上的文学作品。然而古人也很早就注意到在文学作品中,人类意识的表达受到语言文字的局限,也就是说语言文字无法准确表达言外之意。

比如,老子对语言的表意功能就持怀疑态度。他认为“道”是不可用语言描述的,所以《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在老子看来周易简介20字,“道”不可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周易纰漏》,能言说出来的就不再是常“道”。换言之,“道”不存在于语义之中,要借助其他超越语义的方式才能表达出来。

再如,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认为言语是了解一个人的重要手段,要“知人”先要“知言”。而《传》则对言、意关系进行了讨论,面对“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窘境,《传》明确提出“立象以尽意”的观点,将“象”提升到高于“言”的地位,即“象大于言辞”。

“象”对于“意”的表现,需要注意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特点:“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此时古人就把“象”能表“言外之意”的作用由原始的模糊意识上升到了解决言、意矛盾的方法论的高度。

鉴于“乘承比应”等研读方法,可以找到大量的反例证伪,且与“取象”的方法相悖,所以笔者决定抛弃“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乘承比应,爻变卦变”等由后世学者提出的研读体系和方法论,回归《易》成书以后到《十翼》现身时的清爽状态。

笔者坚信,以诸多专家学者对于甲骨文、金文研究成果为基础,循象而行,在尊重内在逻辑的前提下,“以字入易,以象求道”的方法可以从一个更为简洁的视角对《周易》进行解读。

————————

作者简介:小成子,橙子家长汇创始人。学习传统文化30余年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周易纰漏》,专注教育领域20年。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结合践行者,助力一千余个家庭为孩子找准发展方向,顺利完成高等教育,实现人生理想。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