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9)不存在。
  首页 > 算命大全 > 八卦算命

杨东胜: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2-八卦图)

2022-10-15 浏览: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7)不存在。

杨东胜: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2-八卦图)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 2-八卦图 杨东胜 姓名: 杨东胜性别: 男 职业: 曾在河南、 湖南、 深圳、 北京等地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来自河南, 现居深圳。 通信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新闻路华富大厦 2502 () 电子邮件: @sohu. com 本文采用公理化推演方法, 破译了易经六大基石性发明的推演过程: 阴阳爻、 太极图、先天八卦图、 八卦符号、 六十四卦图、 六十四卦符号。 本文推演出 3 条公理和 48 条推论,揭示了易经起源真相。 证明了易经起源与卜筮毫无关系, 易经是从自然哲学、 自然科学和数学原理推演的, 具有《几何原本》 一样的的公理化推演法。 易经; 太极图; 八卦图; 八卦符号; 公理化推演法; 阴阳爻; 先天六十四卦图; 六十四卦符号; 起源; 自然哲学; 数学;极坐标; 历法; 文字; 先天八卦图究竟如何得来? 这又是个几千年没人能说清楚的问题。 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是: 羲皇从太极衍化图画出八卦符号, 然后从八卦符号出发, 根据河图、 洛书排出了八卦图。 易经——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一)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全过程 - 2 - 即使此说成立, 那么如何从八卦符号排出先天八卦图呢? 也没有一个经得起天文学和数学检验的令人信服的说法。

即使宋代大贤邵子(邵雍) 的解释, 也显得苍白无力。 邵子说: 按照太极衍化图得到先天八卦数(乾 1 兑 2 离 3 震 4 巽 5 坎 6 艮 7 坤 8) , 用先天八卦数在太极图外围按照“天左旋、 地右旋” (即 1234 左旋、 5678 右旋) 排列, 得到先天八卦图。 这无疑也反映了一种事实, 但是若用于解释先天八卦的排列起源, 就只是事后附会的勉强解释了。 因为这个解释不能按照必然的逻辑, 得到为什么要“天左旋、 地右旋” 。 笔者发现: 羲皇画八卦图之过程, 是“四时八节分阴阳, 三变演出八卦图” 。 1、 上半年, 冬至以后天气逐渐变热, 为阳, 这半年就用一个阳爻表示。 2、 下半年, 夏至以后天气逐渐变冷, 为阴, 这半年就用一个阴爻表示。 上半年为阳, 在此爻上增加一爻继续分析: 1、 春分前天气还凉, 这 3 个月为一个阴爻。 为阳中之阴(少阴) ; 2、 春分以后天气转热, 这 3 个月为一个阳爻。 为阳中之阳(太阳) ; 下半年为阴, 在此爻上增加一爻继续分析: 3、 秋分以前天气很热, 这 3 个月为一个阳爻。 为阴中之阳(少阳) ; 4、 秋分以后天气转凉, 这 3 个月为一个阴爻。

为阴中之阴(太阴) 。 1、 立春前天冷, 这 45 天为一个阴爻。 为阴中之阴(太阴) ; 2、 立春后转暖, 这 45 天为一个阳爻。 为阴中之阳(少阳) ;图 8 冬至 夏至 秋分春分冬至 夏至图 7 易经——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一)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全过程 - 3 - 3、 立夏前没有立夏后热, 这 45 天为一个阴爻。 为阳中之阴(少阴) ; 4、 立夏后转热, 这 45 天为一个阳爻。 为阳中之阳(太阳) 。 5、 立秋前天热, 这 45 天为一个阳爻。 为阳中之阳(太阳) ; 6、 立秋后转凉, 这 45 天为一个阴爻。 为阳中之阴(少阴) ; 7、 立冬前不甚冷, 这 45 天为一个阳爻。 为阴中之阳(少阳) ; 8、 立冬后冷, 为这 45 天为一个阴爻。 阴中之阴(太阴) 。 当然, 即使得到此时的图 9, 没有眼力的学者, 还看不出是一幅先天八卦图。 因为这时先天八卦图是一体的。 而且, 下面两爻都还连在一起的, 没有分成八份, 只有上爻已经分成八份了。 根据笔者接下来的推理: 这时还没有八卦的概念, 上古的先天八卦图, 可能就是如此,图上只有爻, 而没有分出八卦。

我们姑且把图 9 称作“先天混元八卦图” 。 为了与后世的先天八卦图的画法习惯相适应, 我们把“先天混元八卦图” 分成八份,就得到图 10。 当然, 图 10 要从内向外看, 最内圈的爻是初爻。把黑白两色的阴阳爻, 换成我们熟悉的连、 断线表示, 已经标在内圈空白处了。 图 10 上那些连断线条表示的八卦符号, 就组成我们熟悉的“伏羲先天八卦图” 。 出乎笔者的意料, 先天八卦图是从天文一步到位自然天成的, 并非来自八卦符号的排列组合。 这表明: 羲皇是直接从天象和阴阳爻发明了 先天八卦图, 根本没有也用到八卦符号。 先天八卦图真正是“横空出世” 了 , 实乃来自天象。图 9 先天混元八卦图 冬至 夏至 秋分 春分 立冬立夏立春立秋图 10 先天八卦图 易经——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一)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全过程 - 4 - 也就是说, 先天八卦图和八卦符号, 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推演出来, 而完全一致。 这是一种殊途同归的“万法归一” 的现象, 体现出易经具有 “无限可推演” 的特性、 经得起不同方法的重复检验和推演, 而结果一样。 笔者把这叫做易经的“同一律” 。

第二种推演先天八卦图的方法, 笔者会在论述易经的同一律时讲到, 这里先不详细论述。 先天八卦图的两种符合自然哲学和数理逻辑的解释, 都和河图洛书没有关系。 所以,千古以来, 所谓“天降河洛, 圣人则之, 继而演出八卦” 之神话传说, 不必遽信矣。 从笔者推演先天八卦图的过程中, 必须采用黑白阴阳爻, 才能直观地推演出来先天八卦图。 而从现在流传的这些连断符号的阴阳爻所表示的先天八卦图, 谁又能看出先天八卦图所代表的自然规律呢? 正是这些连断符号的阴阳爻, 阻碍了几千年以来的学者, 无法破译天八卦图的起源。 因此, 上文曾经推论说: 最初的阴阳爻符号, 是用黑白图形表示的。 由于先天八卦图是从天文寒暑四时的阴阳气递变规律推演出来的, 即使从太极图推导出来, 反映了昼夜变化的规律, 仍然是天文的范畴。 所以, 先天八卦图代表了天文阴阳气的分布规律。 考羲皇画八卦图之过程, “四时八节分阴阳, 三变演出八卦图” 。 虽然八卦图从寒暑四时八节画出, 四时、 八节的概念, 应该还停留在感性上, 应该还没有明确的“二至、 二分、 四立” 八节的概念。 只是用四分法、 八分法, 得到的全年气候的八个节点。

此时真正的历法应该还没有出现, 但人类已经认识到全年气候的八个重要节点。 当然, 后世根据八卦图, 不难创造“四时” (春夏秋冬) 、 “八节” (冬至、 夏至、 春分、 秋分、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的严格定义,后来又推演到二十四节气等等太极八卦图的画法分为几步,因而创造了中国历法。易经——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一)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全过程 - 5 - 八卦符号究竟由何而来? 学术界的传统的观点是: 羲皇从太极衍化图画出八卦符号太极八卦图的画法分为几步,然后从八卦符号排出八卦图。 前已证明, 羲皇已经直接从天象和阴阳爻发明了先天八卦图, 根本没用八卦符号。 而接下来笔者会证明: “羲皇太极衍化图” 也只是八卦符号发明以后, 羲皇推求先天八卦数用的。 而且, 如果八卦符号是这样产生的话, 它不能必然地推导出先天八卦图。 羲皇是按照演化先天八卦图时的一贯思路, 也从“八分法” 把先天八卦图拆成八份, 形成最初的八卦卦符。 后人不明就里, 往往因果倒置, 说“八卦是近取于身远取于物发明的, 然后排成八卦图” 云云。 后世大贤邵子“天左旋、 地右旋” 的解释, 也不能按照必然的逻辑,得到为什么要“天左旋、 地右旋”。

注意: 此时的阴阳爻还是黑白两色的。 因此, 最初的八卦符号如下(图 11): 后来, 文字刻画方便的需要, 人们把阳、 阴爻换成连、 断线表示, 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八卦符号(图 12): 注意: 此时八卦排列顺序, 还不是常见的羲皇太极衍化图上的排列次序, 而是直接展开的先天八卦图上八卦的顺序。 在这个八卦序列里, 震卦是和坤卦相邻的, 而不是象先天八卦数次序所排列的, 震卦和巽卦相邻。 羲皇从先天八卦图发现八卦符号以后, 开始进一步研究八卦符号的内在规律: 羲皇用平面上用阴阳二分法展开了一个“太极衍化图” (图 13) , 重新得到了八卦符号。 羲皇按照太极衍化图上的八卦顺序, 定义了先天八卦数: 乾 兑 离 震 坤艮 坎巽 图 12 后来的八卦符号乾 兑 离 震 坤 艮 坎巽 图 11 最初的八卦符号 乾 1 兑 2 离 3 震 4 巽 5 坎 6 艮 7 坤 8 八卦四象 两仪(阳) 太极 图 13 羲皇太极衍化图 易经——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一)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全过程 - 6 - 乾 1 兑 2 离 3 震 4 巽 5 坎 6 艮 7 坤 8。

需要指出的是: 羲皇用太极衍化图,已经不是为了发明八卦符号太极八卦图的画法分为几步, 更不是为了推出先天八卦图。 如果八卦符号是从太极衍化图产生, 那么它将不能必然地推出先天八卦图。 这不符合公理化推演法的数理逻辑。 羲皇用太极衍化图仅仅得到了先天八卦数。先天八卦数并不能直观地反映出先天八卦图上八卦的排列次序。 因为在这个图上无论如何不会使人想到, 数为 1 的乾卦, 会在先天八卦图上和数为 5 的巽卦相邻。 考羲皇画八卦图之推演过程, 是“四时八节分阴阳, 三变演出八卦图” 。 再看羲皇太极衍化图的作图过程, 也是阴中又分出阴阳, 阳中也分出阴阳。 这佐证了公理 2: 事物的阴阳两方面的属性是无限可分的。 这可以被称作易经的阴阳“分化律” 。 学术界比较传统的认识, 是周文王把八卦相重, 发明了六十四卦符号, 进而发明了六十四卦图。 据司马迁《史记》 载: “西伯(文王) 盖即位五十年。 其囚羑里, 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但是, 从后面那个“盖” 字可见, 两千一百年前的司马迁先生也是猜想。 但是, 远在周文王以前, 已经有《连山》、《归藏》 两种版本的六十四卦易经。 《周礼· 大卜》 记载: “西周设太卜, 掌三易之法, 一曰《连山》, 二曰《归藏》, 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 其别六十有四。

” 史记载《周易》 是文王写的, 可商朝在文王前就有太卜掌管易法和占卜, 他们不可能用文王写的《周易》。 可见, 在文王以前就有六十四卦易经《连山》 和《归藏》。 关于《连山》、《归藏》 的发明时代, 学术界有两个说法。 第一种说法: 《连山》 是夏朝的易经,《归藏》 是商朝的易经。 第二种说法是: 三皇之一的神农氏发明《连山》, 五帝之首的黄帝时发明《归藏》。 易经——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一)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全过程 - 7 - 不论上面两个说法孰是孰非, 可以肯定的是: 《连山》、《归藏》 是独立于文王发明的《周易》 而存在的六十四卦易经,而且比《周易》 更早。 因此杨东胜: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2-八卦图), 六十四卦远在文王以前就出现了。 如果从五千年前的农皇(神农氏) 算起, 六十四卦的发明要比文王早两千多年。即使从夏朝算起, 六十四卦的发明也要比文王早一千年。《周易》 应该是文王在继承上古六十四卦易经的基础上,加以改变(如改变卦序、 重写卦辞) 写成的。 笔者下文将指出: 羲皇先天六十四卦图其实和先天八卦图的推演方法完全一样杨东胜: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2-八卦图), 没有一点逻辑上的突变。 只要继续推演天文寒暑递变规律, 从先天混元八卦图出发, 重复使用二分法, 就可以直接推演出先天六十四卦图。

如果先天八卦图是羲皇发明的, 那么六十四卦图的逻辑如此显而易见, 羲皇还要等到一两千年后的农皇、 甚至是三千多年后的文王去发明, 于情理不通。 我们来推演羲皇发明六十四卦图的过程: 从天文推演先天六十四卦图的方法, 和羲皇从天文推演先天八卦图的规则一样。 只不过是在先天八卦混元图的基础上, 三次重复使用二分法(也就是相当于再引进16 分法、32 分法、64分法),来表达全年的寒暑气候变化的规律。 这样做必然要把三爻增加到六爻, 而第六爻把圆周六十四等分。 详细的逐步推演演示, 此处从略。 读者可从先天八卦图的推演过程, 加以同样的运用, 去详细推演。 这样就推演出一种用黑白阴阳爻表示的“先天六十四卦混元图”(图15)。 羲皇这样推演出来的先天六十四卦混元图, 和“先天八卦混元图” 一样, 特点是:用黑白阴阳爻表示, 并且内圈的爻都是连在图 15 先天六十四卦混元图图 16 羲皇六十四卦圆图 易经——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一)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全过程 - 8 - 一起的, 并没有分成 8 份或 64 份。 如果把“图 15” 内圈的 5 层黑白阴阳爻等分成 64 份, 就得到“先天六十四卦图”(图16 的中间黑白爻部分)。

再把黑白阴阳爻, 换成我们熟悉的连断阴阳爻, 标在最外面的一圈, 就和我们熟悉的“羲皇六十四卦圆图” 一样了(图 16)。 传世的“羲皇六十四卦圆图”, 就是图 16 的外圈, 那些用连断线条的阴阳爻表示的64 卦图。 羲皇将先天六十四卦混元图拆分成了六十四卦, 由此得到六十四卦的符号。 学术界一直认为, 是文王把八卦相重, 发明了六十四卦符号。 上文已经指出: 六十四卦早在文王以前就出现了。 六十四卦不是文王发明的。 六十四卦最可能是羲皇发明的。 那么六十四卦符号最初是怎样发现的? 上文指出: 只需要把图 15“先天六十四卦混元图” 拆分成 64 份, 就可以得到六十四卦卦符(6 爻整体的, 而不是上下各 3 爻分体的)。 于是, 羲皇从最初的“先天六十四卦混元图” 出发, 和发明八卦符号一样, 将先天六十四卦图拆分成六十四份, 得到单独的六十四卦符号。 既然从六十四卦图得到六十四卦卦符如此简单, 羲皇为何还要等到几千年后的文王去发明六十四卦卦符? 于情理不通。 况且, 远在周文王以前, 已经有佚名的圣贤们改造羲皇六十四卦顺序, 发明了《连山》、《归藏》 两种版本的六十四卦易经。 可见六十四卦卦符,早在文王以前就有了。 而且, 最有可能是羲皇发明的。 这样得到的六十四卦卦符是整体的, 并不分成上下两卦, 共六十四个。 霍斐然教授在《周易系辞传正解》 中指出: 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