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9)不存在。
  首页 > 算命大全 > 民间算命

刘思诚:民间文艺学史研究的编史学倾向

2023-08-30 浏览: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7)不存在。

刘思诚:民间文艺学史研究的编史学倾向

刘思诚,文学博士,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地域文化与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首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培养对象。近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学术专著《内蒙古民间文艺搜集整理史研究(1947-1966)》被收录于《中国文学年鉴2022》,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宗重大的文化旅游资源》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研究成果被经济日报内参采用。

民间文艺学史研究的编史学倾向

——评《内蒙古民间文艺搜集整理史研究》

王文超

民间文艺学是以民间文艺作品及相关民间文艺资料为基础和核心的理论学科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民间文艺资料的搜集整理与民间文艺作品的形成是推动民间文艺学研究走向深入的重要工具。纵观中国民间文艺学史的发展历程,有两个特征较为鲜明:一是反复讨论文本与口头的生成与阐释;二是借以文本与社会建构传达思潮与观念。刘思诚博士新著《内蒙古民间文艺搜集整理史研究(1947-1966)》无疑再次映证了民间文艺学史研究的上述特点,与此同时,刘著在研究方法和理论阐述上既体现了民间文艺学者的基本素养,又跳脱学科内在的传统话题形成了新的思考。

民族民间文艺是中国民间文艺资源的主要构成和重要特征。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蒙古族兼有世界性民族特征,区域民族民俗文化具有跨民族、跨地域、跨文化特征。刘著选择这一特殊的区域范围,在研究对象上交叉涵盖了内蒙古民间文艺和蒙古族民间文艺,详细梳理了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到新中国1966年这段时期的民间文艺工作成果。以往学界通常将1949年至1966年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文艺研究的一个重要时段,如毛巧晖曾以《民间文学参考资料》为中心考察这一时期的民间文艺学被纳入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发展历程[1],穆昭阳在讨论新中国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史时同样将“十七年”作为第一个重要阶段进行考察[2]。刘著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时段稍作扩展,以期更符合内蒙古民间文艺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突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工作与内蒙古地区民族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紧密关系。

以往学人在评述民间文艺搜集整理过程时多以个案或总述形式呈现,刘著则将该项研究建立在严谨扎实的资料学基础之上,在第一章详尽描述了1949至1959年内蒙古民间文艺搜集整理工作的具体成果。从民间文艺体裁入手,共计搜集164种民间文艺作品的出版成果,包括民歌112种、民间故事28种、笑话3种、史诗和民间叙事诗7种、民间戏曲6种、民间舞蹈7种、其他体裁1种,并从出版地、出版时间、出版者、出版方式等维度做简要分析。作者也同时指出,民间文艺出版的体裁数量尽管不能反映搜集工作的全貌,但却是研究搜集工作历程的重要参考。在写作方式上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作者开创性地以词条的编撰形式,将各种体裁出版的实际成果全部呈现给读者,毫不吝啬一手材料搜集过程的费时费力。这些材料都是作者探访多家图书馆和电子资源后细心整理的结果,如其所述“多数书质脆弱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刘思诚:民间文艺学史研究的编史学倾向,甚至轻微破损”[3],足可见该项研究工作的艰辛和补白意义。作者还有意在词条撰写中尽量涵盖搜集出版主体、工作意旨、基本内容、历史价值及社会反响等信息,仅这一章内容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学术参考,其研究方法的示范性自然不言自明。

民间文艺搜集整理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探寻民间文艺的存在形态,搜集整理过程的基本原则、操作方法都会对其生产有直接影响。刘著在民间文艺学学科范围内以个案的形式充分讨论了这一时期内蒙古民间文艺搜集整理的过程与经验。该书第二章分析了以《东蒙民歌选》《爬山歌》和《嘎达梅林》为代表的民歌、史诗和民间叙事诗搜集工作,第三章分析了乌拉特前旗故事为代表的民间故事体裁以及巴拉根仓笑话为代表的笑话体裁,第四章分析了《中国民间故事选》为例的民间故事以及民间戏曲、舞蹈和民歌等体裁个案。作者尤其注意到了以安波、许直、贾芝、韩燕如、孙剑冰、陈清漳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的理论背景和学术涵养在搜集整理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该书最重要的价值是对这一时期三个阶段的搜集观做了提炼、总结和分析刘思诚:民间文艺学史研究的编史学倾向,尝试探究“实践背后的理论价值”[4],这是以往学术研究中较少被涉及的,至少鲜有将之放在如此突出的位置。经作者的研究和概括,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主义新文艺观点、统一国家观点和民族观点成为贯穿整个时期的代表性搜集观,在不同阶段不同体裁又各有侧重。作者对搜集观的讨论始终建立在学术脉络和具体问题之上,注重讨论不同学人的观念与态度,试图为读者理清不同阶段民间文艺搜集运动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阐释了这种历史经验和模式对当代民间文艺学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

民间文艺学史是运用民间文艺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民间文艺的状况及其代表性学人的主要观点,学界较早开始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当属钟敬文先生的《晚清时期民间文艺学史初探》系列文章,后续更多研究成果将视野聚焦在“五四”以来现代民间文艺学史。那么,进一步反思和明晰民间文艺学史研究中所运用的理论来源与方法论则多少带有“编史学”倾向,有助于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学术史、思想史和学科史。刘著正是带有这种倾向的成果,在侧重从整体上把握当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展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下,梳理和呈现了民间文艺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内部多样性。当然,刘著在讨论民间文艺搜集观与延安革命文艺思想、苏联文化理论、社会主义新文艺思想的内在关系时还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

[1]毛巧晖:《文本与理论:民间文艺学的双重建构(1949-1966)——以《民间文学参考资料》为中心的考察》,《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

[2]穆昭阳:《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学科史意义》,《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5期。

[3]刘思诚:《内蒙古民间文艺搜集整理史研究(1947-196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第3页。

[4]董晓萍《社会主义民间文艺学建设中知识分子的地位与民间文学搜集运动》,《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7 年第1辑,第67页。

(本文作者:王文超,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本文收录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年鉴·2022》1120-1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