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9)不存在。
  首页 > 算命大全 > 民间算命

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

2023-07-30 浏览: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7)不存在。

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

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是座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石太高速和省道衡井线在此互通,交通便捷,地灵人杰。早在先商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隋唐时期就有此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斗活龙”在这里传承发展,至今已有400余年。

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

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

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

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

民房上搭布棚,棚内设有滑车道具及十几人操作。此棚对面25米处有4根木杆搭起的平台,平台上有滑车道架子,也设十几人罗鼓乐队。两棚之间有固定绳索一根,循环跑道两根,共有3组绳索来回拉、抖、摆动物道具,使龙、蛇、虎、鱼、狗、兔形象沿索道奔跑、跳、翻。地下点燃秸秆烟火,鼓乐配合,动物如在云雾之中,栩栩如生,如同神话。

南良都村的“斗活龙”又叫“斗火龙”。“火”是指演出过程中,龙的出场伴随着弥漫烟火,龙口喷烟吐火,小动物挥洒烟火,地上云烟篝火,似入云霄、如临仙境。“活”是指演出时,龙、虎、蟒、猴、犬、兔、蛇、蝎、螺、蚌、龟、鱼、小鬼、雄鹰、蝎虎等各种动物造型逼真,玩偶活灵活现;在空中翻腾跳跃,窜上蹦下,追逐嬉闹,灵活自如太原民间艺术龙,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妙趣横生,使人如临其境。

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

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

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

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

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

据老人们传说,此项目是从山西传进来的。早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该村李春芳、李鸣世父子曾先后在山西为官。李春芳先曾任祁县县令、大同府通判、保德州知州、太原府同知管石州事物,后任宁武兵备道“世荫指挥”,因巩固城防,抵御边寇,保护百姓,发展生产,百姓感念功德,为其建立生祠,崇祀石州名宦及井陉乡贤;其子李鸣世曾任岢岚州知州,后升晋王府右相,进阶中宪大夫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体恤民生,抚慰百姓。百姓对其父子感恩戴德太原民间艺术龙,经常在元宵节期间带上道具行头到良都村演出斗活龙。后来把斗活龙的道具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传授给了南良都。当时节目比较简单,项目也少。经过南良都村的老艺人不断改进创新,逐步完善提高,项目不断增加,技艺更臻完美。村里一直流传着“两保夹一山,‘活龙’往起绚”的说法。

清末光绪年间,一次偶然的火灾将道具焚烧殆尽。后经当时的“斗活龙”传承人——生员李家香吸取木偶、皮影的特长,重新制作了道具太原民间艺术龙,表演形式灵活多样,技艺更胜一筹,表演节目达到了40多个,是“斗活龙”艺术的鼎盛时期。抗日战争期间,演出被迫中断。新中国成立后, “斗活龙”项目获得新生,每年元宵节和农历二月初二,在本村福善寺“圆经庙会”上展演,1956年在井陉县城(今天长镇)参加井陉县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文革期间停演10余年。1980年后,斗活龙艺人们又重新制作道具,恢复了演出。曾先后到山西省阳泉市、鹿泉市白鹿泉灵山风景区、本县微水、城关、南障城、小作、长岗、岩峰、台头等地展演,深受观众喜爱。1986年参加井陉县民间艺术节演出获一等奖。2009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现在演出的节目有:三龙闹海、五龙欢腾、二龙戏蛛、龙腾虎跃、鱼跳龙门、三蟒观海、蛇舞吉祥、神龟驮碑、二鬼争帽、花盆女蛇、龙追海蚌、龙镇蝎妖、龙抓海螺、猴打跟头、狗钻罗圈、哈巴狗撵兔、老虎吃羊、巧翻八片等26个。

项目传承人:清代咸丰、同治以前传承人资料不详;清代光绪以后,第一代传承人李家香;第二代吴耐祥、李富喜、李忠元;第三代李根瑞、李善文、吴三丑;第四代李义亭、李会强、马玉虎。

2012年,南良都村先后成立了“井陉县南良都村斗活龙文化艺术研究会”、“南良都村斗活龙艺术团”。艺术团吸纳新人员,专门进行了道具制作、悬挂和演出技术培训。节目演出中插入了解说词和管弦乐曲。融入声、光、电等高科技设施井陉县微水镇南良都村的“斗活龙”,使节目的视觉和韵律效果得到较大提升,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文侯福顺 图王会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