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9)不存在。
  首页 > 算命大全 > 民间算命

【聚焦山西旅游1820】关注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22-12-25 浏览: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7)不存在。

【聚焦山西旅游1820】关注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太原莲花落:山西本土的“民间说唱”

【聚焦山西旅游1820】关注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聚焦山西旅游2018.11.23 18:20关注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聚焦山西旅游1820】关注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一提起太原的曲艺,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太原莲花落”,可大部分却很少听过这样的曲艺形式,今天遗产山西带大家走进咱们山西太原的“民间说唱”——太原莲花落。

太原莲花落是流行于太原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说唱兼有的汉族传统曲艺艺术,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属于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

太原莲花落:山西本土的“民间说唱”

许多学者认为山西太原的民间艺术,莲花落原叫“落花”,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佛祖的塑像坐在莲花宝座上,莲花是佛家的花,因此叫莲花落,也叫莲花乐,或落子。莲花落最早传入山西是在清道光年间。那时,河南闹水灾,许多难民逃到山西文水、交城和平遥一带这些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他们把莲花落也带到了山西,于是晋中一带就有了唱莲花落的流浪艺人,一些当地人也加入到这个队伍,用晋中方言来演唱莲花落,被称为“晋中莲花落”,又叫做“晋中落子”,而太原莲花落就是在晋中落子的基础上转变而来的。

太原莲花落:山西本土的“民间说唱”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导下,省城文艺界开始挖掘传统文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太原曲艺联合会的年轻相声演员曹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开始主动学习莲花落。他先后跟随文水、晋中等地的多位民间老艺人学习,并于1963年首次在晋祠庙会上给太原观众表演了他的处女作《三进太原》。由于曹强所创作和表演的莲花落,是在认真研究晋中莲花落的基础上,从语言、唱腔、表演、句文、句式、节奏、板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和改革,尤其是语言上【聚焦山西旅游1820】关注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从原来的晋中话改为了具有山西代表的太原方言,并结合了普通话语音和搜集提炼而来的民间词汇,使其语言更加的性格化、形象化、生活化,所以根据创立后的风格特点和使人快乐宗旨,把它定名为了“太原莲花落”,由此一个全新的曲种也在三晋大地上诞生了。

太原莲花落:山西本土的“民间说唱”

太原莲花落的表演多为一人自打“七件子”伴奏,自说自唱。所谓“七件子”是指表演者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故名“七件子”。表演时,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聚焦山西旅游1820】关注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相互配合,有板有眼,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山西太原的民间艺术,一般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颇合当地人的口胃。其传统曲目多为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小寡妇上新坟》和《夫妻格水》等等。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盛行的太原莲花落,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这一颇合当地人口味的曲艺艺术,却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山西太原的民间艺术,由于受重发展轻文化的社会大前提的影响,文化底蕴本十足的山西却面临着“文化生态危机”,而我市仅存的曲种太原莲花落也陷入了发展的“瓶颈”。

太原莲花落:山西本土的“民间说唱”

而如今,在山西省太原市食品街“懿曲社”内,经典的莲花落唱段唤起台下老太原人的记忆,台上正在表演的是太原莲花落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曹强先生的弟子王名乐,作为太原莲花落的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这位90后小伙子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莲花落。

“我不知道太原莲花落能传承多少代,会在哪一代失传,但是我希望在我们这一代,可以让这朵莲花开得更加娇艳。”王名乐如是说。